柱溫箱氫氣濃度監測模塊的檢測儀安裝需綜合考慮氣體特性、環境干擾及設備要求,具體安裝方法如下:
一、安裝前準備
設備選型
根據柱溫箱內氫氣可能泄漏的濃度范圍,選擇檢測范圍為0-100%LEL(爆炸下限)的檢測儀。
優先選擇高精度、高靈敏度型號,確保對微小泄漏的快速響應。
根據柱溫箱環境(如濕度、溫度、粉塵)選擇防護等級(如IP65或更高),防止設備損壞。
確認檢測儀具備聲光報警功能,并在超限時能聯動控制系統。
工具與材料準備
安裝支架或固定裝置(如膨脹螺栓、掛耳)。
電源適配器或電池(根據設備類型)。
標準氫氣濃度氣體(用于校準)。
螺絲刀、扳手等工具。
環境評估
確保安裝位置遠離通風口、氣流死角或強電磁干擾區域(如電機、變頻器),避免檢測值漂移。
避開高溫(>55℃)、潮濕(相對濕度≥90%)或陽光直射區域,防止傳感器老化。
確認柱溫箱內無蒸汽、油煙或水滴直接沖擊檢測儀,避免誤報警或設備故障。
二、安裝位置選擇
垂直方向定位
氫氣密度小于空氣,泄漏時會向上擴散,因此檢測儀應安裝在柱溫箱內頂部下方30-60cm處,或泄漏點正上方0.5-2米范圍內。
若柱溫箱內存在比空氣重的氣體(如液化烴),需在底部30-60cm處增設檢測儀,但本場景以氫氣為主,可省略。
水平方向覆蓋
參考《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》:
封閉廠房內,每隔15米設置1臺檢測儀,且距任一泄漏源不超過7.5米。
若柱溫箱體積較小,可僅在氫氣管道、閥門或連接處附近安裝1臺,確保覆蓋所有潛在泄漏點。
特殊場景調整
若柱溫箱內存在局部高溫區域(如加熱元件),需將檢測儀安裝在遠離熱源的位置,防止傳感器受熱失效。
避免將檢測儀安裝在柱溫箱門或通風口附近,防止氣流干擾導致檢測滯后。
三、安裝步驟
固定設備
使用膨脹螺栓將安裝支架固定在柱溫箱內選定位置,確保支架穩固且易于維護。
將檢測儀通過掛耳或螺絲固定在支架上,避免設備晃動或脫落。
接通電源
根據設備類型連接電源適配器或安裝電池,確保電壓符合要求(如24VDC或220VAC)。
檢查電源線是否遠離高溫部件,防止絕緣層老化。
連接報警裝置
將檢測儀的報警輸出端與柱溫箱控制系統或聲光報警器連接,確保超限時能及時觸發警報。
若需遠程監控,可配置RS485或4-20mA信號輸出模塊,將數據傳輸至中央控制室。
四、調試與校準
初始設置
通過檢測儀控制面板或配套軟件設置報警閾值(如一級報警10%LEL,二級報警20%LEL)。
配置聯動功能(如關閉氫氣閥門、啟動排風系統)。
零點校準
在柱溫箱內通入清潔空氣(無氫氣),將檢測儀置于穩定環境中進行零點校準,確保初始值為0%LEL。
標定校準
使用標準氫氣濃度氣體(如10%LEL或20%LEL)對檢測儀進行標定,調整輸出值與標準氣體濃度一致。
記錄校準日期和結果,便于后續追溯。
功能測試
模擬氫氣泄漏場景(如使用氫氣釋放裝置),驗證檢測儀的報警響應時間和準確性。
檢查聲光報警、聯動控制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五、日常維護與注意事項
定期校準
每3-6個月對檢測儀進行一次校準,確保長期穩定性。
若環境惡劣(如高濕度、強腐蝕),需縮短校準周期至1-3個月。
清潔保養
定期清理檢測儀表面的灰塵和污垢,防止傳感器孔堵塞。
避免使用有機溶劑擦拭設備,防止損壞外殼或傳感器。
檢查電源與連接
每月檢查電源線和信號線是否松動或破損,及時更換老化線路。
確認電池供電設備電量充足,避免因斷電導致監測中斷。
記錄與追溯
建立檢測儀運行日志,記錄校準、測試和維修數據。
對異常報警事件進行分析,優化泄漏預防措施。